一、勞教改革
措詞變化,本身就是新聞。
昨日上午,一則由都市時報官方微博發出的快訊成為五大門戶爭相轉載的首頁頭條:「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今天上午在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宣佈,中央已研究,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後,今年停止使用勞教制度。」。
再加上法制日報浙江記者站站長陳東升的網絡留言——「在全國人大批準之前,嚴格控制,對纏訪、鬧訪等三類對象,不採取勞教措施」——作為旁證,咒罵勞教制度多時的人們興奮之極。
不過,午後時分,這些聲稱「廢止勞教」的鏈接都被刪除了,代之以由新華社標準口徑:「推進勞教制度改革」。
如何理解措詞變化?14時許,@新京報即發布快評:「短短幾分鐘,網上的勞教制度新聞由『今年將停止使用』變為『進一步推進』。但就那幾分鐘,民間已是贊聲一片,這就是民意。中國要建設法治中國,勞教是一座標志性的『山』,推掉此山,比千萬句『一定要進行司法改革』的宣示都管用。過去司法積弊不少,空談誤『法』,真改方能興邦。」。
比起此後刪除的這條微博,今天刊發在報紙上的社論《建「法治中國」就要敢啃硬骨頭》更加全面,並受各家門戶推薦:「勞教制度游離於刑事訴訟制度之外,個別政府官員利用其『便利』報復提意見的民眾,特別是去年連續發生的湖南永州唐慧案等案件,更是將勞教制度的存廢推上了風口浪尖。所以,讓勞教制度不再是『法外之地』,正是國家司法工作法治化的必須...建『法治中國』,就要拿出啃『硬骨頭』的精神,不能因為牽涉利益復雜、阻力重重而讓改革虛置...共識業已達成,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行動。」。
新京報說的沒錯,「過去很少有哪次政法會議像昨天召開的全國政法工作會議那樣引人註目」。幾乎所有中國媒體均在今天將這一消息作為重點,開闢專題專版。
人民日報是將習近平的指示作為頭版頭條,即「順應人民對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權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過硬隊伍建設,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並輔以評論員文章《建設法治中國,實現公平正義》。
而在勞教制度改革、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這四項會議宣示中,市場化媒體紛紛選中第一項作為焦點。
南方都市報發表社評《廢勞教彰民權,要果斷下大決心》:「無論是較為穩妥的『進一步推進』等文本表述,還是年內『停止使用』等較為明確的表態,事實上都有一個起碼的社會共識,即勞教制度非改不可,而此議題的啟動,須確保法治至上的根本原則。」。
「考驗法治決心」、「不能光說不練」,長江日報和京華時報均在催促立法機構推進作為勞動教養替代品的《違法行為矯治法》審議;東方早報則在《勞教改革不能再畏首畏尾》中先行提醒:「要有取代勞教的社會矯正制度,但又要避免社會矯正成為換湯不換藥的勞教,那麼就需要刑罰法制化、程序陽光化...這種違法矯治手段,既足以威懾游走在灰色地帶的『邊緣人』,又必須契合現行法律框架,保障當事人應有的訴訟權利,防止被個別政府部門濫用。」。
曾經連發社論呼籲廢止勞教的晶報格外興奮,不僅在封面頂端以《勞教制度改革如箭在弦》形容局勢,更就勢刊出通版《因言獲罪的幾位重慶人:「勞教制度太隨意了」》,由方竹筍、彭洪等講述血淚史。
但要說到提供了最核心媒體素材的,還得數新華社。昨天下午,在永州「上訪媽媽」唐慧一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新華社中國網事,即發表《期待把維穩式勞教掃進歷史垃圾堆》,稱這才是對「唐慧之問」最好的回答,而後又播發電稿《政法機關要順應人民新期待》。
正是以「把拖時代後腿的維穩式勞教盡早掃進歷史垃圾堆」為結語,搜狐推出專題《勞教改革急待廢舊立新,「過渡期」謹防出冤案》,旨在以《救助管理辦法》實行後職業乞丐日漸增多為教訓,強調:「如果一種制度改革,只是換了一個馬甲卻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那不過只是一次『賣拐』。因為『孫志剛案』,我國宣佈廢除『收容制度』,借著司法改革的契機,我們也有理由期待『勞教制度』的改革將會落到實處」。
二、欽差逼問
新華社現在著實像個新聞欽差。
站在袁厲害身後,先斥「蘭考有些乾部愧對焦裕祿」、「蘭考火災事故通報的文風怪誕」,而後是「沒人有資格對袁厲害說三道四」、「蘭考政府欠袁厲害一句『感謝』」,今天午時更是從河南帶來輿論監督成果:《蘭考民政局長等6名責任人被問責》。
山西仍需他們繼續努力。山西長治境內的天脊煤化工集團在去年最後一天發生苯胺泄漏事故,以致污染河水,但直至5日下游河北邯鄲接到通報後停水而方為眾人所知。
雖然4名企業負責人被宣佈撤職,長治市市長張保在電視鏡頭前連稱「沒想到」,但輿論並不滿足,尤其是針對當地新聞中心辦公室主任那句對遲報5天的辯解——「我們都是按照規定程序報的,並不是晚報五天。發生了污染以後,只要污染不出長治的邊界好像就不用往省里報,自己處理就行,一齣邊界了這才需要報」,火力全開。
新京報以《污染5天才上報,還不算「遲報」?》質問,京華時報批判《「污染出了邊界才上報」透出的荒唐》,南方都市報強調《突發公共環境事件,知情權大過天》,錢江晚報更是捅破窗戶紙:「本該在兩小時內報告的事故,到底是什麼原因拖延到了5天之後才報告?答案是當地政府抱有一種僥幸心理。他們寄希望污染不出長治,通過自己處理,達到封鎖消息的目的。說白了,就是想瞞報。若沒有後來的污染出界,這事兒可能就按下不表了」。
《五日之謎初解,三大疑問猶存——山西長治「12‧31」苯胺泄漏事故調查》,昨天傍晚,又是新華社記者,帶來了最新報告。
先是五日之謎。根據文中所引解釋:「一是事故發生時企業上報給長治市環保局的苯胺泄露量僅為1至1‧5噸,長治市政府接報後認為數量小可由企業和環保局自行處置;二是長治市有關方面、天脊集團在5天里『專心治污』,直到5日11時天脊集團向長治市環保局報告苯胺泄漏高達8.68噸後,長治市政府才在17時書面向省政府報告,省政府立即報告國務院,並向下游的河北、河南省通報。」。
再是三個疑點懸而未解:「原本應該封閉的苯胺罐區為何有條『捷徑』直通河流?苯胺外泄量上報的一直都是1至1.5噸,但到第5日企業才『知道』是8.68噸,企業『遲報』之外是否還有謊報?為何山西泄漏的苯胺,而污染河北漳河的卻主要是揮發酚,揮發酚從何而來,是否還有其他污染源?」。
深夜時分,@新華視點更是在微博世界里直逼張市長的烏紗帽:「長治市長張保表示,苯胺泄漏事故遲報主要是因為當地政府對污染事故嚴重性認識不足,因此向公眾道歉。好一個輕描淡寫!公務員法和黨政領導乾部辭職暫行規定等國法黨紀對領導乾部因工作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的,明文規定為引咎辭職。此次污染損失不重大嗎?」。
今晨新浪搜狐騰訊首頁所薦正是「新華社評長治市長道歉:輕描淡寫,應引咎辭職」。齊魯晚報亦是以新華社來稿為基礎,不依不饒,昨天就以封面質問「遲報五天,眼裡可有百姓」,如今更把被記者圍堵的張保市長作為封面主角,告訴他「長治道歉眾怒難消」。
作為下游河北的暢銷媒體,燕趙都市報本就該替本省父老憤怒。除了在頭版繼續發布水質安民告示,還請作者沈彬代為斥責一句《長治「污水門」: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乾嘛?》。
其實,這位作者昨天就已經在東方早報上將事件直接認定為「瞞報」。正如《追究瞞報犯罪,從山西「兩案」做起》標題如示,他重提十多天前的山西中南鐵路隧道爆破事故瞞報,反問「中國民眾吃瞞報的虧還少嗎」:「針對山西接連發生的瞞報事件,新華時評稱『事故瞞報遲報就是對人民的犯罪』。說得不錯,瞞報就是犯罪,不是人民內部矛盾了,問責當然不能僅限於黨內警告、免去職務。我們需要切實的問責,拳拳到肉,足以威懾相關官員,一旦瞞報就徹底斷送其前程,乃至令其鋃鐺入獄,而不是春風拂面的問責,過個一年半載就能『滿血滿狀態復活』,乃至得到升遷。」。
「這已涉嫌失職瀆職,當追究相關官員的行政甚至刑事責任」——將張市長的「沒有想到」斥為懶政思維、職責棄守,新京報已經作出了輿論判決。
三、境外勢力
昨日15時許,一度被廢除鏈接的《南方周末「致讀者」實在令人深思》重回五大門戶首頁;根據網頁時間標註,最能代表宣傳官員意志的新華網和央視網,也是在那前後,將這篇環球時報社評張貼出來;作為源頭的環球網,經過一上午觀望,亦是在14時45分放行了這篇按常理早該刊載的見報文章——其中,人民網以及隸屬廣東的騰訊網更是直至今天午時仍然將其保留。
對持續抗議了4天的南方周末記者編輯來說,這是比前一晚官微失守更加讓人沮喪的現象。他們早就認定胡錫進團隊寫出「最新支持者是遠在美國的陳光誠」字句,就是在有意將事件政治化,但如今,這篇「陰險」的社評從無到有、從隱藏到推薦,只能讓他們冷冷地吐出「境外敵對勢力」6個字,譏笑這是中共對付異見者的一貫手法。
「當年在野時,被執政黨說成『蘇俄螟蛉之子』,而今在朝,動輒說在野者為『境外勢力』支持」——辯白者在微博上舉著馬克思的頭像,試圖依靠共產主義運動史來為「境外勢力」正名;@閭丘露薇發問,「『境外勢力』這個詞真的好老土,就是找不到任何實際的證據,但又想把人往死里整的萬能膏藥而已。不過,到底『境外勢力』的定義是啥?啥範圍?」,自有@沈步搖的爹反諷作答——「境外勢力就是妻子兒女財產都在境外的勢力」,人肉搜索愛好者甚至貼出據稱是庹震女兒的中國日報派駐歐洲記者庹燕南人像,笑罵這些「官二代」才是真正的「境外勢力」。
@潘石屹則講了個親身經歷的故事:「那一年,我因轉發北京空氣質量被一領導請去『喝茶』。剛進門,領導手中拿著華爾街日報的翻譯件。他對我說:『你被境外反華勢力利用了,你要知道這是什麼性質的問題?』領導訓誡後我給@袁莉wsj打電話:『你們可不能害我啊!』」。
不過,在指控中共官員已經將南周新年獻詞事件與「境外敵對勢力」相連的同時,這些抗議者也認定,民心所向仍然在自己這一邊,因為至少五家擁有最大流量的商業門戶在執行指令時多多少少都埋下了伏筆。
新浪、騰訊、搜狐、網易均在轉載環球時報社評頁面的下方都加上了類似「並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的註腳——理論上,門戶在轉載其它媒體評論時本應一概加署此段,但事實上很少真正執行;網易仍然是最有態度的那一個,不僅以紅色字樣突顯轉載聲明,更是在夜間將首頁鏈接替換成環球時報4天前那篇《有必要冷靜思考南方周末事件》,並以「環球時報:南周特刊被粵宣傳部改動」之標題示人。
但要說到最溫暖南方人心的,莫過於藏頭詩。這個中國文人的經典游戲,在人們的奔走相告中,已經由隱秘絮語變成集體陽謀。抗議者相信,這不可能是巧合,在新浪天津頻道、網易河南信陽頻道、搜狐微博、天涯社區客戶端、第一財經網站上,都曾出現標題中的第一個字可以豎排成句,變身為「南方周末加油」、「南周挺住」等字樣。
時鐘指向今晨。是驗收報紙的時候了。
在廣州,南方報業旗下媒體以及廣州日報均未刊登,新快報和信息時報均在頭版以標題導讀。
在北京,新京報的紙面沒有印出這篇環球時報社評,北京青年報刊之於評論版,京華時報則重擬標題為「任何改革不能損害前進大局」。
有一種辦法是既轉載環球時報社評,亦刊發人民日報那篇呼籲新聞宣傳管理者「跟上時代節拍」、「放棄生硬說教」的評論。雲南信息報即是將後者頂於封面最上方,華商報不僅許以紅色標題,更加了個大大的驚嘆號;晶報的封面底部,編輯兩條標題一上一下,一大一小。
而當都市快報在刊發環球時報社評時為標題加上「轉載」二字時,同城的錢江晚報左邊一個版頭條是「令人深思」,右邊馬上由評論員接力闡述《群眾掌聲,是時代的節拍》。
一些支持南方周末抗爭的民間意見領袖正是以此作為試金石,來宣佈絕交或者致敬。而王文,這位環球時報評論負責人,早在昨天傍晚前就已經收到了前南方周末評論員笑蜀的絕交短信。
在得知短信已成為公開信後,@王文評論決定禮尚往來。根據所公佈截圖,笑蜀斥責環球時報——「偏聽庹震詞,更杜撰盲人介入,以圖政治構陷南周。南周同仁要求,不過調查及公佈真相而已。貴報居心太惡。今庹傳旨,南周事件有境外介入打開缺口。貴報遞刀成功,祝賀。所有交情交道,從此斷絕,並請轉告胡總」。
王文的辯解則是:「本文寫作與庹無關...廣東省委宣傳部根本沒有親自改稿!戴志勇的原文早先就是被斃的!現在鬧的人不能完全代表南周,南周分裂了。事情本質完全不至於鬧得如此之凶...外國介入,有證可查。事情正在起變化...我求真理,而不是逢黨必反」。
今晨,@王文評論又發布新帖,強調經驗和事實已證明「這是起輿論被操縱的媒體鬧劇」,據其所言真相,被千夫所指的「大禹治水、城、期號」等均是報社的技術錯誤,與所謂審查無關。
而後,他又轉發上司胡錫進「我們不用在網上刻意取悅誰」的微博宣言。這位環球時報總編輯,在過去24小時內遭遇了自由派知識分子的一波猛烈抨擊,他子夜留言:「政治啊政治,真誠希望你能少點。多點非政治的豐富,八卦來八卦去的轟動,多點政治朝著非政治的化解,而不是非政治朝著政治的轉變。現實中各種碰撞往往一碰就碰成了政治,忘了海闊天空,忘了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惜呵。」。
的確,雖然根據微博流傳圖片所示,那些高呼反對新聞審查口號的民眾在南方報業門口一直堅持到深夜,但有一些細細讀過南方周末同人聲明的圍觀者,確已承認,當初那些引發山呼海嘯的指控並非都站得住腳。
@李牧既嘲笑環球時報,也反對南方報業。他已將事件形容為「開年大戲」,宣稱「大範圍的、各種莫明其妙群體的聯署,確確實實讓事情變質」:「所謂違反流程,是總編輯黃燦和常務副總編輯伍小峰最後改版清樣...這是黨報的管理模式,沒人強迫你為黨報服務。呼籲開放報禁是一回事,入職卻不服從管理又是一回事。」。
@十年砍柴在南周多有故交,他覺得自己可以理解公眾就「換稿事件」一澆塊壘、出一口言論不自由的悶氣,但「確實需要調查出真相」:「最悲催是權力蠻橫習慣性打壓,讓公眾認定最嚴重那種」;@彭曉芸在媒體從業多年,她也在追問南方周末當天簽版執行人充當了什麼角色:「如果宣傳部門依然通過總編來改,那麼,總編是見報內容的第一負責人...這個體制得以運作乃至作惡,在於那些隱形人的配合。找出不負責任的隱形人,有時比泛泛抗議體制更有效。」。
就像昨晚也曾出現過舉著「毛澤東思想」口號的示威者一樣,雖然互聯網輿論場上的最強音是在支持南方周末,但咬牙切齒連聲痛罵「漢姦系」的張宏良也絕非孤家寡人。尤其是在那些不利於初始指控的分析出現後,左派意見領袖終於找到了反攻機會。
司馬南已然出動。他不僅微博轉發方舟子、吳法天對南方系混亂、撒謊的批評,更是在今晨繼續將事件引向政治層面:「十八大猶如一縷強勁春風...南方系日益失去中國大眾讀者的支持...他們挑了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發難,猛地跳將起來,製造『編輯部的故事』,又製造『網絡事件』與『街頭行動』,試圖輓回政治失意與發行頹勢。他們會成功嗎?」。
會成功嗎?一些民間意見領袖還在寄望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甚至更高層領導人發聲時,但司馬南對南方系的預言——「貌似囂張,其實兔子尾巴」,或許才真是對的。昨晚是1月2日以來抗議者最安靜的一個,悲傷過、憤怒過,他們是該好好休息、想想未來了。
因為,即便是肉唐僧給南周諸公獻上的策略——「聚焦於一點,驅庹,不知有它」——現在看上去也是白日夢了。雖然抗議者早就在聲明中寫出了「我們遵守黨管媒體的原則」的句子,但黨可能覺得還不夠。
午前,新浪又率先在首頁展示新論《南方周末是黨報事業的一部分》,由中國青年網原發,核心提示如下:「一些圍觀者人為,矛盾雙方水火不容,必須你死我活。甚至有人無限拔高,認為這是對至高無上的新聞自由的誓死爭取。這種認識差矣——中國向來新聞自由,否則,何來南方周末?何來眾人擊節贊嘆的十數篇新年獻詞?如果說南方周末辦得好,那就是中國新聞足夠自由。」。
按照此文所言,黨的宣傳工作出現內部爭吵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與憲政、新聞自由「八竿子也打不著」後,並且「各級黨委宣傳部門介入指導報紙採編工作,這在歷史上也是慣例」。
不過,作者也給那些揭竿而起者留下一條退路:「事件本身只涉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問題,但圍觀者起哄的調門、拋出的訴求,比當事人要高得多...多年以來,南方周末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編輯記者,他們是黨管下的南方報業集團經過精心選拔、招聘而來的,他們也是黨的新聞工作者。」。
文章結語處,則再次證明瞭環球時報早就摸準了脈搏:「眼下,南周事件中雙方的爭論內容,是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寬嚴適度的問題。如果把對具體工作方法的爭論刻意擴大化、政治化、對立化、歪曲化,不僅不利於事情向好的方向解決,會傷及當事者,更會傷及許多人所喜愛的南方周末」。
只不過,在最「死硬」的南方系人馬看來,這只能證明胡錫進是一條「好狗」——這不,他們正相邀觀賞南都網首頁展示的圖片,那標題赫然寫著「環球飛狗叼盤精彩瞬間」。
哈佛翻譯社 祝您心想事成!
哈佛翻譯社是「台北市翻譯商業同業公會」的優秀會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翻譯」、「口譯」、「翻譯公證」等業務。哈佛翻譯社所提供的語言翻譯,主要有英文、日文、韓文、德文、法文等,翻譯的領域則包括年報財報翻譯、法律合約翻譯、醫學醫藥翻譯、網路資安翻譯、網站建置翻譯、技術說明書翻譯、文學藝術翻譯、期刊文章翻譯、學術論文翻譯等各產業類別。
哈佛翻譯社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號
電話:02-2366-0138
網站:www.harvardtranslation.com.tw
E-mail:service@harvardtranslation.com.tw
2013年1月12日 星期六
退路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